软件二方审核是采购方为了评估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或合作伙伴而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确保供应商或合作伙伴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促进其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持续改进能力。以下是软件二方审核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供方调查比选
第二方应先调查市场上所有同类产品的供方,并进行初步比选。
比选时应考虑产品质量、环保、安全、价格、交货期、声誉、服务、技术和生产能力等因素。
比选后,至少确定两家以上同类产品的供方。
确定体系审核标准
根据采购产品的要求及供方状况,参照选定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制定管理体系审核标准。
该标准应经第二方的分管领导批准。
通知供方
第二方应将体系审核标准及要求通知供方,并留足够时间让其准备。
供方表示接受后,第二方成立审核组,编制审核计划,准备表格、记录等工作文件。
必要时,第二方可以派入帮助供方建立体系。
实施现场审核
第二方按照审核标准和计划到供方处进行现场审核。
审核过程中应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提交审核报告
现场审核结束后,应提出审核报告,报告中应对供应方作出审核结论。
审核结论通常分为合格、待定、不合格三种。
采购(签订合同)决策
经审核评定为合格的,可发出订单或签订采购合同。
评定为待定的,经整改审核符合后再发出订单或签订采购合同。
评定不合格的,不发订单或不签订合同,但应说明理由,并向其提供审核报告。
确定控制类型
对合格的供方,第二方应确定控制类型,并实施跟踪审核或派人现场监控。
控制类型可能包括定期审计、季度审核或月度审核等,以确保供应商持续符合审核标准。
建议
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第二方审核可以节约考察成本,提高考察效率,并且审核活动更具独立性和公正性。
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在实施审核前,应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包括审核标准、审核流程、审核组成员及分工等,以确保审核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注重沟通与培训:在审核过程中,应加强与供方的沟通,确保供方充分理解审核要求,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其改进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即使审核结果合格,也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跟踪审核,确保其持续满足审核标准,实现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第二方审核可以有效地评估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保采购的产品或服务符合企业的要求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