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G软件中,创建UG凸起几何体的步骤如下:
准备加工的模型
包括二维线框、片体、三维立体图形。
编程前五大要素设置
包括模型分析、几何体设置、刀具设置、程序管理、加工方法设置。其中几何体设置还包括加工坐标MCS和工件与毛坯WORKPIECE。
加工工序的设置
包括刀轨相关参数设置(比较复杂)、进给率和速度。
生成刀路并仿真
仿真分为3D仿真和2D仿真。
后处理生成机床G代码 。
这些步骤涵盖了从模型准备到最终生成加工代码的全过程。具体到凸起几何体的创建,可以参考以下详细步骤:
创建凸起几何体的详细步骤:
建模环境
打开UG软件并进入建模环境。
绘制草图
在任务环境中绘制草图,通常以XY面为草绘平面。
创建一个矩形,并定义其尺寸。
使用偏置曲线命令创建一个向内偏置的矩形,作为凸起的截面。
建模模式
回到建模模式,使用拉伸命令将偏置的矩形沿Z轴负方向拉伸一定高度,形成凸起部分。
设计特征
在插入菜单栏中找到设计特征,选择凸起命令。
在凸起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选项,如截面类型、凸起方向、端盖定义等,完成凸起特征的创建。
倒圆角和抽壳
使用倒圆角命令对凸起部分的边缘进行倒圆角处理。
使用抽壳命令移除部分材料,形成所需的腔体结构。
模型分析
在编程前,进行模型分析,确保几何体的设置和加工参数符合加工要求。
生成刀路
根据加工工序设置,生成刀路。
进行3D和2D仿真,检查刀路的合理性和加工效果。
后处理
后处理生成机床G代码,为实际加工做准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UG软件中完成凸起几何体的编程和生成。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模型复杂性,调整相关参数和步骤,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