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双折边模具的编程涉及多个步骤,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编程流程:
零件建模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对模具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这一步骤是模具数控编程的基础,准确的零件模型是后续编程工作的前提。
刀具路径规划
根据模具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确定刀具的切削路径。刀具路径规划需要考虑切削力、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因素,以保证模具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加工参数设置
根据模具材料的特性和加工要求,设置合适的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这些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着模具加工的效果和加工时间。
数控程序生成
根据刀具路径和加工参数,利用数控编程软件生成数控程序。数控程序是一段包含加工指令的文本文件,它描述了刀具的运动轨迹、加工顺序和切削参数等信息。
仿真和优化
对生成的数控程序进行仿真和优化,检查刀具与工件的碰撞情况、切削路径的合理性和加工质量等。这一步骤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实际加工的顺利进行。
针对双折边模具,还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和编程模式:
压平补偿:
系统计算出Y轴的精确位置来执行压平动作,下模表面与2倍板料厚度的和。Y轴的位置可以通过编程常量11中设定“压平补偿”来调节。
折弯方式:
有自由折弯方式(BM=0)、压底折弯方式(BM=1)、压平折弯方式(BM=10)和压平+压底折弯方式(BM=11)。每种方式下,滑块的最终折弯位置和行程计算方式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
模具阻抗强度:
模具的上下模阻抗强度需要输入到数控系统中,通常上模具阻抗强度C≤0.1T/mm,下模具阻抗强度C≤0.07T/mm。输入的数值不得超出这个范围。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完成数控双折边模具的编程工作。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的模具设计和加工要求,仔细调整各项参数,以确保编程的准确性和加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