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政策旨在通过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实施疾病分类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措施,确保贫困人口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以下是健康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基本医保: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住院报销比例10%。
大病保险: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降低起付线50%。
医疗救助:提高民政医疗救助水平,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4类9种大病按70%、其它按50%的比例救助。
扶贫特惠保: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扶贫特惠保”家庭综合保障保险的保费,政府给予90%的补贴。
疾病分类救治
大病专项救治:实施“9+1”种大病专项救治。
疾病预防: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提供疾病预防和康复指导意见。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贫困人口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率为100%。
免费体检:为健康扶贫对象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免费门诊治疗:患病的参合群众就近选择镇或村两级新农合定点机构享受普通门诊治疗服务,年封顶线为80元。
住院优惠:区域内住院治疗免起付线,提高健康扶贫对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先诊疗后付费:县域内住院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一站式结算: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个人只需支付自付部分。
防止因病返贫
动态监测:建立全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动态监测。
对口帮扶:开展多项对口帮扶措施,持续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的支持力度。
这些政策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措施,全面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防止因病返贫致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