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原意是指 天气逐渐转凉。具体来说:
时间:
指的是农历的七月,大致相当于公历的九、十月份。
天文现象:
“火”指的是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在《诗经》中,心宿二在夏历五月间(仲夏夏至前后)黄昏时出现在天空南方,位置最高,六月以后逐渐偏西向下行,称为“流火”。
气象变化:
古人通过观察心宿二的移动和落下,发现天气开始变凉,暑热减退。
因此,“七月流火”并不是形容天气炎热,而是指天气逐渐转凉,进入秋季。
尽管现代有人误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公历七月的炎热天气,但正确的解释仍然是天气转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