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节的由来

时间:2025-02-13 12:03:30 主机游戏

中国教师节的设立旨在表彰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提高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视和尊重。其由来可以追溯到多个历史时期,但现代意义上的教师节主要与中国近现代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变迁紧密相关。

古代尊师重教传统:

中国有着悠久的尊师重道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了“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理念。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强调教师的重要性。因此,古代中国就有在孔子诞辰日举行祭拜仪式的传统。

1931年设立教师节:

中国最早的教师节可以追溯到1931年。当时,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虽然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1939年孔子诞辰日:

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将孔子诞辰日(8月27日)定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195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

建国后,中央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但不久后又改为“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作为我国教师节,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并未实行。

1985年设立现代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这一决定标志着现代意义上教师节的正式确立,从此以后,教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综上所述,中国教师节的设立是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和感谢,旨在表彰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现代意义上的教师节始于1985年,每年的9月10日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