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

时间:2025-02-13 01:35:59 主机游戏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将工频交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源,并通过一系列电路处理使气体放电灯(如荧光灯)正常工作。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电源转换

工频电源首先经过射频干扰(RFI)滤波器,去除射频干扰信号。

经过全波整流,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

通过无源(或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PPFC或APFC),提高电源的功率因数,使电流和电压波形更加接近正弦波。

高频变换

转换后的直流电源通过DC/AC变换器(逆变器),输出20K-100KHZ的高频交流电源。

谐振加热

高频交流电源加到与灯连接的LC串联谐振电路中,加热灯丝至白炽状态,使其准备发光。

灯管导通

在电容器上产生谐振高压,使灯管从放电状态转变为导通状态,进入发光状态。

电流限制

高频电感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增大的作用,确保灯管获得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流和电压。

保护电路

为了提高可靠性,电子镇流器通常增设各种保护电路,如异常保护、浪涌电压和电流保护、温度保护等。

通过上述步骤,电子镇流器能够有效地将工频交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源,并控制灯管的电流和电压,使其稳定工作,同时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