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工业软件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建议和策略:
自主创新
核心技术突破:掌握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工业软件技术,解决我国战略性领域关键零部件制造受制于人的问题。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域,如CAD、CAE、CAM、EDA等。
政策支持
国家战略支持:将工业软件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进行长期支持,从战略层面推动其发展。
政策优惠: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
产业生态建设
构建产业生态:推动构建工业软件产业生态,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产学研结合: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
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培养具有工业和软件业复合专业背景的人才。
持续培训: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持续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市场推广与应用
示范应用:选择典型行业和企业,进行自主工业软件的示范应用,展示其优势和效果。
市场拓展:通过市场推广和宣传,提高自主工业软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国际合作与交流
技术引进:在自主开发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自身发展。
国际合作: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解决“卡脖子”问题
重点突破:针对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面临的“卡脖子”问题,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
替代计划:制定国产化替代计划,逐步替代国外软件,提升自主工业软件的市场地位。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自主工业软件可以实现从“有”到“用”的过程,逐步摆脱对外部软件的依赖,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