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需求分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旨在明确软件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以及满足用户和系统的其他特定要求。以下是进行软件设计需求分析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方法:
问题识别
从系统角度理解软件,确定综合要求。
提出需求的实现条件和标准,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保密需求等。
分析与综合
细化所有软件功能,找出系统各元素间的联系和接口特性。
分析是否满足需求,剔除不合理部分,增加需要部分。
综合成系统的解决方案,给出详细逻辑模型。
制订规格说明书
编制需求规格说明书,描述需求的文档。
需求规格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用于向下一阶段提交。
评审
对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进行评价。
通过评审后,若需求明确且合理,则进行下一阶段工作;否则,重新进行需求分析。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
访谈:直接与利益相关者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问卷调查:通过书面形式向用户或相关方发送问卷,收集意见和反馈。
头脑风暴: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识别需求和解决问题。
观察:直接观察用户或现有系统的使用情况,获取需求信息。
原型:创建原型以演示系统的外观和功能,帮助用户理解并提供反馈。
用例分析:识别系统的功能需求,描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
场景分析:描述系统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用户操作,全面理解需求。
焦点小组讨论:组织利益相关者讨论需求和期望,收集不同观点和建议。
用户故事:简洁描述用户对系统的期望和需求,通常以用户角度描述功能。
信息建模:通过建模数据和信息的流动和关系,识别系统的数据需求。
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
侧重表达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包括数据流、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以及控制处理信息。
需求问题分解细化:建立问题层次结构,逐层细化、逐一分析。
建立分析模型:使用图表等模型表达研究对象特征,包括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
通过上述步骤和方法,可以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软件设计需求分析,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和业务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