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的区别

时间:2025-02-12 22:15:17 网络游戏

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的主要区别如下:

定义和适用情况

核定征收:税务机关根据个体户的经营状况和行业特点等因素,预先设定一个固定的税额或者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计算应纳税额。这种方式适用于会计账簿不健全或资料残缺难以查账的企业。

查账征收:根据个体户真实的经营情况和会计凭证,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或经营情况,向税务机关申请其营业额和所得额,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由纳税人限期缴纳税款。主要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如实核算应纳税款的个体工商户。

计算方法

核定征收:税务机关直接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销售额,具体可分为定率(核定应税所得率)和定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两种方法。

查账征收:应纳税额 = (全年收入总额 - 成本 - 费用)× 使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成本包括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管理要求

核定征收:对个体户的会计要求较低,税务机关按照预先设定的税额或比例征税,个体户不需要详细记录和报告所有的财务活动。

查账征收:个体户需要保留并记录详细的经营收支凭证,例如销售发票、购货发票、费用票据等。税务机构会对个体户的账簿和凭证进行审查和核对,根据实际纳税基础计算税款。

税率和税负

核定征收:个税核定在1%内,综合税负2%内。

查账征收:个体户根据实际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按5%-35%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政策变化

核定征收:由于部分高收入人员通过分拆收入、转换收入性质、违规利用核定征收逃避税问题,导致税收征管秩序和公平性受到影响,税务机关正在逐步引导纳税人向查账征收方式过渡。

查账征收: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工商户等纳税人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月均收入逐渐增加,其建账能力也相应提高,查账征收方式更能体现纳税人的实际经营状况,使税收负担更加公平合理。

建议

对于会计账簿不健全或资料残缺难以查账的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是一种简便且实用的方式。

对于规模较大、业务量多、有专门财会人员进行规范账务处理的个体工商户,查账征收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其经营状况,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