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走丝线切割加工中出现的凹凸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换向造成的凸凹条纹
换向过程中,丝的上下运动轨迹不一致,导致出现黑白条纹,这是构成线切割光洁度的重要因素。
导轮、轴承的精度以及上下行时张力的恒定性等因素也会影响丝的上下行运动轨迹,从而造成换向凸凹。
加工液的电阻率
加工液的电阻率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线切割的精度和光洁度。
线电极的张力
线电极张力太弱会导致加工精度下降,容易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
液处理状况
加工中的液处理状况不良也会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导向器之间的距离
导向器之间的距离过大,会导致线切割机床垂直方向的加工精度变差,容易出现腰鼓(凹凸)形状。
编程错误
中走丝编程需要准确地输入刀具路径、切割深度、进给速度等参数,编程错误会导致走丝刀具运动轨迹的偏离,从而产生乱走和凹凸现象。
机床本身问题
机床长时间使用后,零件磨损、传动系统松动、导轨偏移等问题也会导致走丝刀具的运动轨迹不准确,出现乱走和凹凸现象。
其他因素
导轮和轴承的安装问题、钼丝的松紧度、导轮、导电块、轴承的损坏等也会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建议
调整加工参数:通过调整二次切割时的平均加工电压,可以改善凹形或鼓形问题。
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导轮、轴承、导轨等部件,确保其精度和状态良好,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优化编程:仔细检查编程过程中的坐标值和切割路径,避免逻辑和语法错误。
环境控制:确保加工环境稳定,避免新障碍物或地面不平坦影响加工精度。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中走丝线切割加工中的凹凸现象,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