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编程机器视觉的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设定机器人各轴的旋转角度
作为运动的约束条件,确保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各轴的旋转角度符合预设要求。
应用摄像机采集目标图像
使用摄像机拍摄目标物体的图像,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提取目标的边缘和顶点信息
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识别并提取出目标的边缘和顶点信息,这是构建目标三维模型的关键步骤。
构建目标的三维模型
利用提取的边缘和顶点信息,通过算法构建出目标物体的三维模型。
生成目标模型的点云数据
将三维模型转换为点云数据,便于机器人进行精确的运动规划和控制。
获取晶圆片的存放位置的坐标信息
确定晶圆片在存放区域的具体位置坐标,以便机器人能够准确取放。
计算机器人电机相关运动参数
根据晶圆片的存放位置坐标和点云数据,计算出机器人各轴需要移动的运动参数,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
存储运动参数
将计算得到的运动参数存储起来,以便机器人在实际运行时能够按照这些参数进行精确控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机器视觉的离线编程,使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和处理图像信息,并生成相应的运动参数,从而实现自动化取放晶圆片等操作。这种方法无需工作人员直接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工作车间的污染风险。